有效阻挡他人攻城的关键在于合理利用地形、兵种搭配以及防御建筑布局。地形是防御的第一道屏障,森林和平原地形可部署防御阵地、炮兵阵地等设施,阻挡坦克部队通行或削弱其攻击能力。山地和河流等地形也能延缓敌军推进速度,为防御方争取调整部署的时间。兵种搭配需注重互补性,防御战中推荐以坦克、炮兵、歼击车为核心,坦克负责正面抗伤,炮兵提供远程火力支援,歼击车则针对性打击敌方装甲单位。
炮塔应部署在主城附近,避免孤立放置,同时利用丛林地形为榴弹炮提供攻击加成。反坦克炮需架设在丛林或公路旁,与坦克形成交叉火力网。摩托化步兵可作为机动兵力,用于拦截敌方步兵或炮兵单位。环形防御阵型能有效应对多方向进攻,将装甲部队分散布置在基地外围,榴弹炮集中于中心位置,形成多层次火力覆盖。
士气管理是防御战中容易被忽视的环节。部队士气达到100%时可提升攻击、防御和移动速度,而士气归零会导致兵力持续损耗。防御方需通过策略或补给维持士气,例如使用保卫祖国策略增强炮塔防御,或通过空投补给为前线部队提供即时支援。避免部队长时间处于饥饿或燃油短缺状态,否则将导致兵力非战斗减员。
军团成员应明确分工,例如火炮玩家负责远程压制,坦克玩家承担前线防御,轰炸机玩家提供空中支援。军团城市可生产高级军备,并通过共享补给和资源运输强化整体防御能力。在遭遇大规模进攻时,及时呼叫盟友支援,利用军团聊天频道协调战术,例如集中火力优先摧毁敌方攻城车或炮兵单位。
侦察机需持续监控敌军动向,提前发现援军或迂回部队。若敌方采取火炮集群进攻,可分散己方炮兵位置,避免被范围伤害波及;若敌方依赖空军,则需加强防空炮和战斗机部署。防御并非被动固守,适时组织反击或战术撤退也能打乱敌方进攻节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