寻找矿田是资源采集的核心环节,而观察星系地图的矿点分布是首要步骤。矿田通常呈现为密集的资源带,在地图上以深绿色或高亮区域标记,尤其是金属、晶体和重氢的富集区。玩家可通过缩放星系地图,优先关注颜色更深的区块,这些区域往往代表更高等级的矿点。未被腐蚀的星球界面会显示可开采的矿点,通过点击搜索功能可快速定位目标。矿田的等级与资源总量直接相关,但需注意高级矿点对工程舰的开采能力有更高要求。
采矿平台的选址对矿田开采效率至关重要。采矿平台覆盖范围为2×2地图单位,能提升范围内工程舰的开采速度,因此理想位置应尽可能覆盖多个高级矿点。中级和高级采矿平台还能降低矿点开采难度,允许低级工程舰开采原本无法触及的高等级资源。平台范围内的矿点会显示四叶草标志,这是联络站的通用标识,也可作为辅助定位参考。若发现矿区中心点位于计划圈边缘与基地连线上,可进一步优化曲率航行效率,减少往返时间损耗。
野怪活动区域常与高资源矿区重叠,这是判断矿田价值的另一关键迹象。部分野怪等级较高的矿区往往伴随更丰富的资源储备,但需评估自身舰队战力是否足以无伤清理野怪。若无法应对高威胁野怪,可选择热度较低的区域,这类矿区竞争少且安全性高,但资源总量可能稍逊。通过侦查功能提前获取矿区情报,能有效规避潜在风险,同时了解敌方驻守舰队的配置,为后续资源争夺提供战术依据。
矿田的地理位置也影响长期开采效益。位于银河中心或能源富集星系的矿田更具战略价值,因其便于联盟成员共享资源或快速支援。玩家需结合基地迁移功能,将前哨站部署在矿田附近,以减少运输耗时。雾区和高能辐射区虽资源爆率更高,但需特定舰船或防护装备才可进入,初期不建议贸然探索。后期可通过联盟合作占领大型矿田,利用计划圈重叠技术实现多线程采集。
资源信标的动态变化是判断矿田活跃度的隐性指标。若发现敌方频繁拆除信标或调整计划圈,说明该区域可能存在高价值矿田。玩家可通过高速小型舰船(如FG300级、卡利莱恩级)实施侦察,记录敌方采矿节奏,选择其离线时段进行针对性开采。现实时间的深夜或清晨时段,玩家防备意识较弱,偷矿成功率较高,但需注意快速完成行动以避免反击。
严谨的勘探策略能显著提升资源获取效率,而技术升级与联盟协作则是持续开采的保障。玩家应避免盲目追求高级矿点,需根据当前舰队实力与发展阶段制定分层开采计划,逐步优化资源供应链。